新年开门红,湖南国资系统传出喜讯: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1全年营收首破2000亿元,再次刷新纪录,也刻下了湖南企业营收规模的新高度。
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1500亿元,到2021年的2000亿元,华菱集团主要经营指标再次刷新历史纪录。仅仅一年时间增长500亿元,“华菱速度”带来的成绩给人意外的惊喜。谁曾想,五年前,这家由3家上世纪50年代建立的大型钢铁厂联合组建的钢铁集团还在“生死线”上徘徊。2015年和2016年,华菱钢铁分别亏损29.6亿元和10.6亿元,企业面临由“求生存”向“谋发展”的艰难转变。自上而下深化改革“瘦身”,全力以赴做好“减法”题,企业“轻装上阵”。华菱集团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企改革,深耕主业,推进钢铁资产整体上市,实施三年振兴计划与三年高质量发展规划。在湖南省委、省政府的领导下,华菱集团大力实行税收下放、干部任免权下放、分离移交“三供一业”等直指“病灶”的重大改革举措,不断降低内部运营成本。2017年,华菱集团就成为湖南首家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企业,利润在全国钢铁行业排名第7位。

此后,华菱集团发展一年一个台阶,营收规模在湘企一直处于绝对的领跑地位,连续四年蝉联湖南百强企业榜首。2021年,《财富》中国500强华菱钢铁位列榜单第88名,再前移6位,继续蝉联中国500强湖南企业第一名。华菱集团不仅营收规模高,盈利能力也很强。根据财报,2021年前三季度,华菱钢铁实现利润总额95.94亿元,实现净利润82.88亿元,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.64亿元,均达历史同期最好水平。综合2021年上半年湘股大盘,华菱钢铁净利润稳居湘股第一,也成为了上半年最赚钱的上市湘企。2021年6月24日,华菱线缆在深交所主板挂牌上市,最新股价是14.36元/股,年度涨幅超236%,华菱集团旗下上市企业增至两家。2021年7月份,中国制造企业协会发布2021年“中国制造业企业效益200佳”评选结果,华菱集团强势上榜,位列第28位。在各个行业,产业链条上的利润不断向上游企业“倾斜”。无疑,高端制造业具有更强、更稳定的盈利能力。这几年,华菱集团实施“高端+差异化”战略,强调精益生产理念和发扬工匠精神,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变化,构建产学研用高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,持续推进产品升级换代,推进“华菱制造”迈向产业链、价值链中高端。2021年,华菱集团大力推进工艺装备升级改造,湘钢五米宽厚板厂回火炉、炼钢厂RH炉,涟钢高强钢二期项目热处理线、高端家电用2#镀锌线建成投产,VAMA二期工程建设顺利。产品结构“高端化”调整增效显著,2021年华菱集团研发新产品近百个,品种钢占比从52%提高到55%。如今,“华菱制造”在造船、海工、汽车、桥梁、工程机械等多个细分市场,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。华菱湘钢造船与海洋工程用钢、桥梁用钢、工程机械用钢市场份额全国第一。
华菱涟钢薄规格耐磨用钢市场占有率超过七成,做到了国内最强、最薄,成为亚洲最大的高端中薄规格热处理板材生产基地,可批量生产目前世界上最高强度级钢种。
华菱衡钢超临界电站锅炉用耐热钢管P91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并大量出口,X65QO系列规格深海管线管,在国内首次成功实现国产化替代。
一批高端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,有了和国际钢企同台竞技的底气。“华菱制造”成为国内外工程机械巨头供应高强及耐磨钢板和钢管产品,是卡特彼勒全球最大的中厚板供应商,在北极亚玛尔项目、港珠澳大桥、北京大兴国际机场、陵水17-2气田项目等众多“大国重器”和“超级工程”上刻下闪亮印记。

数字经济蓬勃发展,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。钢铁作为一个传统制造产业,就生产过程控制而言,钢铁制造过程是工况最复杂恶劣、控制精度要求最严苛、应用场景最多的,对互联网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。在华菱集团,通过将业务与数字化、智能化变革有效融合、协同创新,驱动企业高质量转型、提速、增效。华菱湘钢五米宽厚板厂,一台无人驾驶的天车,平稳准确地将废钢投入转炉或运载车,再运送到指定地点。这样的远程实时精准操控,依靠的是5G信号传输。“以前,一台天车需要3名工人轮班倒,现在几台天车只要一个工人开。”华菱湘钢相关负责人表示,智慧天车应用,将吊车操作人员从噪声、灰尘的环境中解放了出来,还大大提高了产业的工作效率。

△华菱湘钢智慧天车远程操控室
这只是华菱湘钢5G数智工厂一项成果。这两年,华菱集团大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,积极运用人工智能、5G等新技术,打造了华菱湘钢5G数智工厂、涟钢云数据中心、衡钢管加工智能车丝线、VAMA工厂自动数据库等智能制造生产线,实现“让机器自主工作、让设备开口说话”的成效,驱动生产效率稳步提升。数字化叠加智能化,让华菱集团发展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。值得一提的是,随着精益生产水平的稳步提升,华菱集团年人均产钢突破1500吨,继续保持行业先进水平。
作者:蔡立平
责编:马菀倬
来源:国资潇湘